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化學元素講座心得

       在12月12日的下午3點至5點40分,是由江慧真教授主講的—化學元素講座。


       教授最先從宇宙生成的「大爆炸理論」說起,即是宇宙由溫度、密度極大,體積極小的粒子爆炸而形成的。問題是最原始的粒子從何而來?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接著教授開始說明有關質子、中子、電子的發現者及其體積的大小,我才知道:質子跟中子質量差不多,以及質子質量約是電子的1840倍,所以原子量根本不用算進電子。


       接著教授開始介紹整場講座的重點了—元素週期表元素。教授給我們看了各種不同的元素週期表,有將元素真的放在上面的週期表,也有用字直接寫在上面,與現在的週期表差不多,平凡無奇的週期表。就是因為經過這麼多元素週期表的變化,才得以誕生今日的週期表。有可能哪一天,又有科學家找出新的元素了,那麼週期表又得再進行修正了。而元素週期表也並不是亂數排列而成的,就像是VIIIA族的全部都是惰性氣體、有毒不可「誤食」的VII族以及活性很大的IA族及IIA族,這些元素都是科學家們經過一番努力才找出來的物質。教授也跟我們說元素週期表的排列方式,一開始是依照原子量來排列的,但是似乎因為有點差異(同一族的性質沒對到之類的),到後來才改成用原子序來排列。


       經過教授這一次的演講,讓我更深入的了解有關元素及原子的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