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倫是馬歇爾的老師以及實驗夥伴,他在1979年時發現了有一些「疑似細菌」的東西存在胃裡面,然而,其他人卻認為細菌無法在胃酸這麼高的環境下存活,因此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不過華倫並不放棄,他在1981年告訴馬歇爾這個研究題目。從此,馬歇爾開始致力研究於幽門螺旋桿菌。
為了證實胃內的確有這一種細菌存在,馬歇爾利用培養曲狀桿菌的方式來培養這種細菌。不過,他卻一連失敗了37次,直到1982年的復活節前夕,馬歇爾在進行了第38次培養後就休假去了,等到休假結束,馬歇爾回去看培養皿時,菌落竟然長出來了!後來他們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確是需要較久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來。〈當初國父革命11次才成功,馬歇爾在第38次才成功培養出幽門螺旋桿菌,他那永不放棄的精神令人敬佩。〉
不過,馬歇爾又遇到了一個問題,他必須證明幽門螺旋桿菌與胃潰瘍有關。要證實某種微生物與某種疾病有關,必須符合「柯霍氏法則」,而馬歇爾卻一直無法突破其中的「將體外培養數代的微生物,注入健康的實驗動物體內,會使該實驗動物產生相同的疾病」,因為他無法在已注入幽門螺旋桿菌的小豬、老鼠體內,發現胃潰瘍的症狀。最後,他決定「犧牲小我,完成大我」-拿他自己來當實驗動物。這可不是件開玩笑的事情,雖然當時已經可以利用抗生素治癒胃潰瘍,但萬一弄不好,可是會鬧出人命的。最後,在他吞下幽門螺旋桿菌後,果然得了胃潰瘍,令人慶幸的是,他在經過抗生素治療後,順利恢復了健康。如此一來,馬歇爾不僅證明了胃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也證明了它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之間的關係。
馬歇爾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全是靠他那永不放棄的毅力以及不認輸的精神,希望我也能學習他的精神,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