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 星期三

化學元素講座心得

十二月十二日星期一的下午第七、八、九節課,學校請到了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應用科學系的江慧真教授,來替我們介紹元素週期表。
這位演講的教授與眾不同:第一、這位教授是一位女教授,前幾次的演講,演講教授都是男教授,這位是第一位為我們演講的女教授。第二、教授是前幾屆某一位資優班學長的母親,對於資優班的資優教育不陌生。第三、以一句耳目一新的「下午好」最為演講開頭,因為說「午安」,似乎太晚了;說「晚安」,又感覺早了些,非常清新。我們的演講就在這種清新的感覺中開始。
教授的演講「漫談週期表——科學講座之化學元素」分為五個部份來向我們解說:一、元素生成,二、原子結構,三、週期表的歷史,四、各式各樣的週期表,五、週期表的元素。講到元素,原子怎能不參一腳呢?原子就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位:這個概念最先是由古希臘人所提出。而原子的誕生是宇宙大霹靂,是一百多億年前,科學家推論出的事情。時間是零秒時:大爆炸;四秒:質子、中子和電子產生;三分鐘:原子核產生了!一百萬年時溫度在3000K(3273.5℃),時間在十億年時:星系產生了。我們的太陽系中有一顆太陽,其核心溫度是一千五百萬K,壓力為二萬五千個大氣壓力。電子的質量為9.1049×(10的-28次方)克,電荷為-1個單位;質子的質量是1.6726×(10的-24次方)克,電荷為+1個單位;中子的質量為1.6749×(10的-24次方)克,不帶電;而中性原子的質子和電子數目一樣……學到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到了最後大家都一定知道,教授準備的很多,也演講的很投入,直到晚上六點,賴組長傳紙條了,教授才肯罷休。教授,辛苦您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