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門螺旋桿菌,還蠻可愛的啊!)
華倫和馬歇爾於2005因為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而獲得諾貝爾獎,國父革命11次才成功,但是馬歇爾更有毅力!培養37次都失敗了,但他還是持續的培養他的細菌。
其實以前就有其他科學家也有發現這種細菌,但是他們都無法在實驗室中培養出這種細菌,而且因為胃酸是強酸,細菌不易存活,因此有許多科學家是不接受胃裡面是有細菌的。幽門螺旋桿菌需要模擬胃的環境3~4天時間才能培養出來。根據「柯霍氏法則」,必須將微生物注只有入健康實驗動物體內,並讓實驗動物產生相同的疾病,而馬歇爾的實驗都失敗,所以他就想:是不是它只有對人類有反應,所以馬歇爾竟然把它喝下去!
最後,馬歇爾果然得 了胃潰瘍,但也發現人類得胃潰瘍的原因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不是壓力、吸菸、喝酒、熬夜的關係。馬歇爾雖然發現了得胃潰瘍的原因,但是把自己當作實驗品也太不愛惜身體了吧?
科學進步的最大阻礙不是無知,而是「似是而非」的知識!學生或是年輕學者對一些東西不懂,有時反而是一種優勢,因為可以用較開放的心胸,接受「專家」認為不可能的事。所以我們要趁現在多學一些東西!搞不好下一個諾貝爾獎就是我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