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倫與馬歇爾因發現幽門螺旋桿菌會胃潰瘍,而獲得諾貝爾生醫獎,由於她們的發現,改變了治療胃潰瘍的方法,目前治療的方式是服用抗生素和制酸劑,用制酸劑的原因是因為幽門螺旋桿菌感受到外界酸性降低,就會進入生長期,此時對抗生素最敏感,最容易被殺死,而且制酸劑還有穩定抗生素免於被胃酸分解的好處。這些發現造福了許多胃潰瘍的病人。
馬歇爾受邀來台演講,訴說他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的研究過程,在他擔任胃腸科住院醫生時,華倫就告訴他自己的發現,在胃癌病人的胃裡特別容易找到好像細菌的東西,當時同事都不相信胃裡有細菌存活,馬歇爾初步研究後,認同華倫的發現,於是他們將胃黏膜切片放入培養皿中,用微嗜氧的方法培養,最初的三十七次培養都失敗,而在第三十八次培養時,因為他去休假,沒有人注意他的培養皿,結果發現菌落三到四天以上才能培養出來,為了證實幽門螺旋桿菌和胃潰瘍的關連,必須符合柯霍式法則,為了證實體外培養數代的微生物注入健康動物體內,會使動物產生相同疾病,他拿自己當做實驗品,親自喝下菌來做實驗,用內視鏡觀察,發現胃中真的有幽門螺旋桿菌且產生胃潰瘍症狀。
馬歇爾不怕挫折的精神,別人愈是不認同他的發現,他愈要證明別人是錯的,去找更多證據去證明自己是對的,他認為論文的品質非常重要,要重質不重量,做研究一定要提出好的假設,能有辦法證明是對或錯,我們要學習他的研究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