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以身試菌的先行者—貝利‧馬歇爾

星期五的專研課,我們上了[有關消化道的十二個問題],其中有上到這一名因發現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所導致而得到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貝利‧馬歇爾,是如何發現到這種細菌並且將它公諸於世的精神。

我最佩服他那一試再試的精神:就算有人否定他、唾棄他,但是他從不放棄,反而更對這種細菌有興趣。我覺得這是身為科學家必備的精神,而且可以運用在許多困難上。他一開始無意間發現了這種細菌,但他不能確定是否就是細菌,且一般認為在那麼酸的環境下不可能有細菌生存。於是他開始培養它,但他不論試了幾次都還是無法成功的培育成功。直到第三十八次培養時,無意間因放置三到四天而成功培育出來(正常培養時間為一到兩天),後來又經過多次培養後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就是要三到四天才能培養成功。但這僅僅是開始而已,他在證明幽門螺旋桿菌導致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時,沒有符合科霍氏法則。在用小豬當實驗品時,並沒有成功,他竟然用自己當實驗品,並且真的得到了胃潰瘍,且胃中也依然存有幽門螺旋桿菌,他因為發病而欣喜若狂,還被妻子罵了呢!

他真的成功地克服了這一連串的難關及打擊,也證明了細菌可在胃中生活,且顛覆了傳統說法,希望我對事也要抱著懷疑的態度,說不定我也能打破傳統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