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0日 星期一

從腦科學 談<學習與記憶>心得報告

星期四下午,由林金盾教授為我們帶來一場科學講座,主題是—從腦科學談「學習與記憶」,教授的言論真的很幽默,讓整個講座充滿了歡樂的氣氛,他還舉了很多有趣的例子,讓我們容易記憶,因為我們這階段的腦,還是有「無條件」的記憶力唷!
學習受到遺傳及環境的影響,就好比一個三角形,只要有任一邊太多或太少,那結果都是不好的。被動的學習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主動的去學習,一直練習、少說話、靠自己,也可以以別人的經驗來讓自己成長,才能學到更多、更深,學習效果也會好很多。人類最早的學習是「模仿」,因為國中以下的孩童,都具有「無條件」的記憶力,模仿力很強,所以只要一看過,就很容易記起來,所以國中、國小老師都起大學老師還來的重要。每個人的腦都是獨特的,相同的刺激,每個人的反應都會不一樣,所以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可以取
代。本能、情緒、情感記憶、恐懼記憶、成就感與幸福感都和生存有關。情緒的反應時間比理智快,但是不準確、持續時間短,而且需要配合理智,還要做適當的管理。恐懼記憶可以使人不再受到相同的恐懼,但是也不能使它變成恐懼症。成就感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所以它也很重要。當不同性別的人面對同一問題:男生通常會不擇手段或專注於某件事上,而女生則會考慮較多,顧及到全方位。
林金盾教授的演講真的很精采,而且還準時演講完畢,真的是一位很好的講師,不愧是季瑾老師的老師,真是厲害,而他最後說了二句話:「學歷、經歷代表過去的奮鬥,學習能代表將來的希望」。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