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9日 星期日

從腦科學 談<學習與記憶>心得報告

星期四下午我們去聽了林金盾教授的演講,內容主要是在講腦,十分有趣且令人感到驚奇。
教授告訴我們學習受遺傳和環境的影響,而環境和遺傳的影響各占一半,既然遺傳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那麼就多努力一些,至少獲得的成就會大很多。教授也說「DNA負責發牌,環境負責打牌」,能用爛牌打贏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學習分很多種,有技能記憶和知識記憶,但我們最早的學習是模仿,因為從小到中學我們都是無條件記憶,無論是什麼,我們都會毫不猶豫的把它們收進我們的腦袋,所以教授說:節目上寫「請勿模仿」這種標語是沒有用的,唯有不看才不會模仿。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裂腦實驗,這是個為了癲癇症病人所開發的實驗,將連接左右腦的胼胝體切斷,使左右腦不再有聯繫,所以當癲癇症發作時,病人只會半邊的身體產生痙攣,另一邊則和一般人一樣,所以可以抓住物品不使自己摔跤,減少危險性,但這個手術有一個副作用-人體的左腦和右腦各各司其職,互不相往來,思維發生了分裂,在一個人身上好像出現了完全不同的兩種思想。有些學者認為「裂腦人之所以有兩個精神,是由於手術刀將腦和腦連結的胼胝體切斷,從而將精神和人分裂了;對於正常人來說,左右腦半球相互作用,意識和有意識的自我,無論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統一的。」但也有些學者認為「正常人就有兩個精神,一個統一的有形的軀體本來就包含了兩個人,只不過手術前兩個人是問步的,手術後兩個人不同步罷了。」。有鑑於這個副作用,我很好奇做完手術後的病人有辦法自理自己的生活嗎?既然只有半邊身體聽從自己的指揮,那他又是如何思考的呢?左腦和右腦的想法會不會有矛盾產生?
這次的演講我學到了很多新奇的知識,而且教授也很風趣,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他居然是季瑾老師的老師,雖然是老師的老師,但他與學生之間完全沒有代溝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