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打開知識之窗;知識,開啟科學之門。」在所有的學習當中,刺激與反應的連結,與我們深具密切關係的,無不以大腦有關。在這一次的科學講座中,感謝學校的用心安排,邀請知名的學者,來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林金盾教授,特以腦科學領域談論「學習與記憶」。
講座內容主要是在說明腦部的結構與其功能,細心的教授擔心我們忘記演講的內容,還印製講座內容的大綱講義。教授每講完一個小段落時,會提出一些問題,再加以解答。在每一段落中總是有一個小結論,告訴我們這一個段落要講述的觀念。同學們問問題時,教授也很有耐心的為同學細細的講解,看來這位教授還真是與眾不同呢! 就如同百科全書一班,藏不盡的知識寶藏,挖不進的趣味奧秘,深深的吸引我們的「五感」學習。
充滿知識與科學涵養的林教授,在講座當中講述了很多關於腦的知識,像是相同的刺激,對相同的個體在不同時刻,會有不同的反應;而相同的刺激,對不同的個體,在相同的時刻,確有不同的反應。大腦主宰中樞反應,其中左右半腦靠胼胝體連接著,可以整合大腦的功能,但男女有別,女生連接的較完整,所以較細心,而男生連接的較不完整,故不會多加思考,付諸行動----,這些都讓我獲益良多,得到許多啟發。在這精彩生動的講座內容中,我最喜歡的是史培立(Sperry,R.)作的裂腦實驗,他把連接左右半腦的胼胝體切斷,看左右半腦是否各自獨立的。他讓實驗者的左眼看到蘋果,右眼看到湯匙,叫實驗者用左眼看,用作手去拿蘋果,但實驗者拿到的卻是湯匙。這讓我知道,切斷胼胝體,左右大腦半球是各自獨立的。
這次的科學講座讓我獲得豐富的新知,在攀升學習的階梯中,向前了一步。特別對於腦科學的基本認識,激起我不同領域的興趣,提升學習視野,促進「刺激與反應」重要的聯結,強化自我學習的效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