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從腦科學 談<學習與記憶>心得報告

   
這次的演講令我印象深刻!因為演講這竟是老師的老師,但雖然如此,他卻幽默有趣,而且盡量用白話講,讓我們聽懂,真是讓我的生物大大進步!

    林金盾老師主要再講<>,他說人腦和電腦大大不同,因為人腦用相同的刺激,對相同的個體在相同的時刻,會產生不同的反應。而用相同的刺激,對不同的個體在相同的時刻,會產生不同的反應。他還有講腦部的構造,和生物專研學過的神經元。

    而就像教授所講的,如果天生的資質很好,但不努力,呈現的三角形面積就不大,而天生的資質不好,很努力,面積也不一定大,最好的是天生的資質好,後天的努力也夠,這樣的三角形面積才會達到最大,有些同學有提到,如果有人認為自己天生的資質很差,後天他就一直努力、一直努力,一直努力. . . . . .直到. . . . . .過勞死. . . . . .

    教授也說「DNA負責發牌,環境負責打牌」,能用爛牌打贏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而且教授在每一個段落的結尾,教授都會寫一個小結論。他講的一些結論令我印象深刻,例如孔子的,他說在孔子相傳的3500名弟子當中,只有72個出名,升學率只有2%而已,因而做出了一個小結論,教育是可能,不是無能,也不是萬能。

    教授的演講我非常喜歡,希望以後還能有下一次。P.s.希望以後不要再星期四,雖然也只有星期四可選了. . . .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