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動態幾何演講心得

       這次又是在段考前一週的演講,但是這一次和以往的演講截然不同,他的節奏和主題搭配的淋漓盡致,他向我們介紹Cabri 3D(幾何軟體),在他把輔助平面隱藏之前的樣貌是如此地雜亂,但是教授只要一把多餘的輔助平面隱藏起來後,哇!是多麼的特別呀!同時旋轉的八個四面體!這就是Cabri 3D的神奇之處!最後一個主題是用12枝鉛筆(六角柱)排成的圖形,能使的任何一形體都與其它三個形體接觸。這種做法利用了正立方體和正八面體的對偶關係,先做出三個形體,接下來再反射,將三個形體反射三次後得到12個形體,12個形體會正好符合前面所提到的關
        然後教授在最後告訴我們:"越困難的題目,能夠力用越簡單的方法做出來的人,越是厲害"再怎麼難的題目都一定有它的破解方法,只是有沒有找到破解方法而以罷了。我相信教授的這一句話我一定會一直銘記在心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動態幾何演講心得

        在段考前一週的星期四下午,學校舉辦了一場動態幾何的演講,這次的講師是數學界幾何的權威全任重教授,他是亮偉老師的老師。他向我們介紹幾何軟體Cabri 3D。他先用六個四面體,做成一個形體,卻有一個缺口,他告訴我們:用摺紙的方式,來製作形體,不免會有誤差,用程式設計的才不會有誤差。
        接著,教授把10個正四面體繞成一個圓,先把正四面體的角度做了一些變化,再經由旋轉、平移,最後反射,四面體就漂亮而神奇的連接在了,製做旋轉的效果,令我眼花撩亂,教授也用了不規則的四面體,一樣也可以旋轉,而且不會卡住,這應該是摺紙做不到的,而且做一次只要改一下就可以改成各種不同的樣子。
        最後一個是用12枝鉛筆,讓任何一枝都與其它三支接觸。這個的做法利用了正立方體和正八面體的對偶關係,先做出三支鉛筆,接下來再反射,將三支鉛筆反射三次後得到12支,這12支會正好符合前面所提到的,還有六支和三十支的,全教授在最後告訴我們,越困難的題目,用越簡單的方法做出來的人,越是厲害,我覺得這次的演講教授帶給我們很多東西,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請全教授為我們上課。

動態幾何演講心得

        在段考前一週的星期四下午,學校安排我們參加一場演講,是有關數學方面的動態幾何,而這次的講師則是亮偉老師的恩師全教授,也是一名相當厲害的數學家呢!

        教授在一次的偶然下,看見友人摺出了一個形似由10個正四面體所形成的圓環。教授回家後,試著用幾何軟體「Cabri 3D」做出那樣的圖形,沒想到,一做竟然就花了兩個月這麼長的時間,這種毅力真教人佩服呢!因此,在演講前,教授就把完成的圖形動畫投影在螢幕上,台下的人無一不發出讚嘆的聲音,因為真的是太了不起了!一開始,教授先把10個正四面體繞成一個圓,卻不管怎麼樣總是缺了一個角,所以,教授應該是先把正四面體的角度做了一些變化,再經由旋轉、平移,最後反射,四面體就漂亮而神奇的連接在了一起呢!教授也講,用摺紙摺難免會有些微的誤差,用軟體模擬才叫準。

        在演講的最後,教授說了一句令人深省的話,越是高深的題目,可以用越簡單的數學方法去做的人,才真正稱得上是高手。因為那些高深的數學也都是由最基本的定理所演伸出的。像教授一樣,幾個小時的演講,四個作品裡,完全沒有用到高深的數學理論,從頭到尾只是用了幾何的基本概念而已。這次的演講和以往不同,也希望學校以後能多多舉辦這一類(數學)的演講活動。

動態幾何講座心得

上週四的下午,我們在視聽教室聆聽了一場相當深奧,關於〈動態幾何〉的講座。而這場演講的講師,是全任重教授,一名相當厲害的幾何數學家以往的專題演講,大多都是關於理化、地科、或者是生物方面的議題,很少有有關於數學方面的演講,第一次有數學的講座,原本以為教授是要讓我們看他做的幾何圖形而已,沒想到教授不用一堆簡報,而是開始實際操作Cabri 3D,一步一步講解如何以平面幾何性質製作立體圖形。 首先,教授在投影幕上放映了一個由許多四面體構成的環狀多面體。它是由十個正四面體繞成一圈所製成,而且每一個正四面體都在翻轉,但又不會和其他的分開,兩兩交於一邊。第二個圖形則是用12個六角柱,讓任何一個都與其它三個接觸。這個的做法利用了正立方體和正八面體的對偶關係,在一番折騰後,圖形就完成了。 這次的演講,教授分了許多部分來解說,讓我知道,原來幾何圖形也能弄出這麼有趣的東西。在演講的最後,教授說了一句令人深省的話:「越是高深的題目,可以用越簡單的數學方法去做的人,才真正稱得上是高手。」如果一個問題能用很簡單的方法就解出來,那何必要以困難的方法去解呢?而那些較為複雜的東西,就是因為真正的「難題」而發明發現特殊化,那這些一般的甚至於簡單的題目,又有什麼必要利用那些複雜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