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腦科學演講


       週四下午我們聽的演講是由吳季謹老師的老師林金盾教授主講,是謂師公開講。


       印象最深刻的要屬教授所提的「裂腦實驗」,這是為癲癇病患所作的一個實驗,即將遲將人腦左右半球的胼胝體切斷讓左右腦不再有連繫後,當癲癇發作時至少病患只有半邊身體會發生痙攣另一側正常,病患因此不會跌倒大大降低了危險性。這個手術也產生了一個副作用即人體的右、左腦各司其職不相來往,思維因此產生了分裂。另外教授也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他說天賦和努力就像是三角形的高和寬,少了其中任一項教無法讓三角形面積增大,好比天賦佳但不努力就像是底邊長但不高的三角形面積依然不大,最好是天賦好又肯努力才能三角形面積達到最大。教授說「DNA負責發牌,環境負責打牌」,拿到一手爛牌仍能贏得最後勝利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他並舉孔子弟子作為一小結論,在3500名弟子中只有72位弟子出名,升學率不過2%,於是教授下了一個結論ー「教育是可能,不是無能,也不是萬能。」針對面臨升學壓力的國中生,教授也傳授了我們一些有效率的讀書方法,他提到了海格的記憶理論,人體的神經網路突觸活動愈是頻繁、持續時間愈久的話,它的構造和功能都會產生變化,因此而增強了突觸彼此間有效聯結,即所謂「記憶痕」。各種方式和廣告學習法、適性學習法、經驗轉換法…等都是為來加強記憶的方法。


      另一個有趣的老故事是說一隻鳥鴉想喝瓶子的水,但是因為頭部過大伸不進去,後來用口銜石頭置入瓶中讓水位昇高,最後就輕易地喝到了。意指人要隨時保持學習的心,配合大環境的需求,隨時充實自己才不會被現實所淘汰。林教授也簡單介紹了人體腦幹、邊緣系統和大腦皮質。腦幹主掌人體生命中樞,負責心跳、呼吸等生命生理現象;邊緣系統則和情感、親子關係有關;至於大腦皮質則和學習認知有關。  

       這一次的演講由於林教授的內容豐富、演說生動,聽者受益良多。希望長大後我也能成為像林教授一樣博學多聞的學者,帶給大眾更多的學習樂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